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内新闻 >> 院内新闻 >> 正文

“三下乡”特辑 | 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线上志愿补习小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新冠疫情横行,网课成为学习的重要途径,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不仅学校对他们实行“一人一策”特别关爱,也有很多热心的大学生志愿者给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提供一对一线上辅导。

2020年8月1日至8月20日,在外国语学院刘卓老师的带领下,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单静、张浩欣、单玉杰、李乐、张晓毅五位同学组成的“三下乡线上志愿补习小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顺利开展活动。此次实践活动,该团队以队内成员各自家乡为调查征集范围,为周边留守儿童以及在此次疫情防控战役中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子女提供为期20天的,以线上教学为主的为期二十天的志愿活动。

单静 2017级 法语班

工作内容:为医务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线上教学服务,课程安排,意向调查

温馨事迹:团队成员单静通过“一对一”网络教学和心灵沟通等方式传递关爱。她悉心了解抗疫一线家庭状况及孩子假期生活、学习等情况,用“朋友式”的聊天谈心。与此同时,针对孩子的辅导需求结合兴趣精心准备教学内容,以培养兴趣、引导思考为主,通过谜语猜猜猜、口语交际小剧场、成语故事等游戏进行趣味互动式教学。

张浩欣 2017级 法语班

工作内容:为医务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线上教学服务

温馨事迹:团队成员张浩欣通过线上辅导的方式,她以“先谈心,后授课”的方式进行更具关怀的帮助,留守儿童的子女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外界的关爱。同时,在辅导小朋友功课时她都会有意放慢语速、反复确认是否讲得清楚、小朋友是听得懂。一直都坚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讲解试卷、课后习题时总会触类旁通的讲解那一类题型该如何解答,让小朋友举一反三,慢慢形成习惯性思维,即使以后没有老师家长辅导功课孩子也能自主完成作业。

单玉杰2017级 法语班

具体内容:为医务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线上教学服务

温馨事迹:团队成员单玉杰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孩子们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孩子们目前的困惑以及学习情况,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在活动中,她体会到了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

张晓毅2017级 法语班

工作内容:为医务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线上教学服务

温馨事迹:此次线上活动中,团队成员张晓毅以“培养能力为主,传授知识为辅”的理念展开教学。她深入留守儿童群体家庭内部,了解孩子当下学习生活现状,掌握孩子真实心理需求。作为志愿者,以孩子的视角成为他的朋友,给他带来陪伴和快乐;作为老师,她认真排课,及时答疑,培养孩子学科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展望未来。

李乐2017级 法语班

工作内容:为医务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线上教学服务

温馨事迹:团队成员李乐深谙孩子们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讲解一些开放式、益智类题型,使孩子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实践活动使其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一份真心加一份耐心,一份专心加一份动力,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该小组的成员们因为一直以来都想做一名志愿者,为社会献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从而志同道合地聚集在了一起。虽然这次志愿服务充满了挑战和劳累,但是细细回想,却是幸福和快乐的记忆占据了脑海的大部分空间。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充分运用了专业文化知识,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志愿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在未来前进的路上,团队成员们也会继续保持初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对疫情,青年志愿者们没有畏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全民之战,我们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相信“战疫必赢,任务必胜”。

    栏目导航